从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2024年才扭亏为盈。
5月19日,富卫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富卫集团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在2013年创立,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业务遍及中国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
按照NMG的资料,富卫集团在2023年为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的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
从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2024年才扭亏为盈。
此次为富卫集团第四次递交招股书,其曾于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三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均未成功。此次富卫集团能顺利上市吗?
01
扭亏为盈
2012年,李嘉诚公布接班计划,“长和系(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资产由长子李泽钜接管,次子李泽楷的公司业务将获得全力资助。
分家后,李泽楷将目光投向了保险业。2013年2月,李泽楷从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了香港、澳门及泰国的寿险公司以及香港的一般保险、员工福利、强积金业务和财务策划业务,组成了富卫集团。
同年10月,Swiss Re Investments(瑞士再保险投资公司)收购富卫集团12.34%股权,李泽楷通过其持有的87.66%权益间接拥有并控制富卫集团。此后,富卫集团通过成立附属子公司、收购股权等方式,陆续进入了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
招股书显示,目前,李泽楷通过其直接全资拥有的实体PCGI Holdings控制富卫集团约66.70%的投票权。
富卫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保险业务和投资回报。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的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亿美元;净投资业绩分别为4800万美元、-6.32亿美元、2.41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
2023年净亏损较高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以及出售与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相关的金融投资所产生的投资亏损,占税前亏损的5.05亿美元。
在招股书中,富卫集团表示,2022年及2023年产生净亏损,并于过往记录期出现开支超支情况,且可能无法于未来实现或维持盈利。2024年扭亏为盈是因为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加、资本市场积极向好及开支管理改善的影响。随着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和影响力并产生相关成本,或由于宏观经济因素或事件,富卫集团未来可能会继续录得净亏损。
对比来看,保险服务是富卫集团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招股书中,富卫集团披露了保险业务与增长相关的一些关键绩效指标,即年化新保费、新业务价值。
招股书指出,年化新保费,其计量发出的新保单的总数,是公司于任何期间能够产生多少新增业务销售额的指标。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的年化新保费分别为14.08亿美元、16.46亿美元、19.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8%。
富卫集团大部分年化新保费产生自期缴保费,其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占年化新保费的85%、89%及86%。从产品来看,分红人寿,非分红人寿,危疾、定期人寿、医疗及附加保险,单位连结式寿险,及团体保险及其他在2024年分别贡献了年化新保费的38%、28%、22%、8%、6%。
从渠道来看,富卫集团通过多种分销渠道分销产品,包括银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独立理财顾问,以及通过数码商务渠道进行D2C(直接对消费者)分销等其他渠道。于2024年,按分销渠道划分的银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独立理财顾问及其他渠道的整体集团年化新保费占比分别为39.2%、21.6%、30.7%及8.5%。
新业务价值是一项精算绩效计量指标,指在相关期间发出的新业务对股东产生的价值,反映未来税后净利润减去相应所需资本成本的现值。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为8.23亿美元、9.91亿美元、8.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
分红人寿,非分红人寿,危疾、定期人寿、医疗及附加保险,单位连结式寿险,及团体保险及其他在2024年分别贡献了37%、28%、22.2%、8%及6%的新业务价值。
银行保险、代理人、经纪/独立理财顾问及其他(包括数字商务及其他分销渠道)在2024年分别贡献了46.6%、15.2%、31.8%及6.5%的新业务价值。
02
投资回报波动
与保险业务相比,富卫集团的投资回报面临着更大的波动。
在招股书中,富卫集团表示,其将保险业务产生的保费及其他收入用作投资,以产生投资回报。其专注于投资及固定收入证券,也投资回报更大但风险更高的资产,如股本证券、房地产及另类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传统分红及万能寿险产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富卫集团的投资资产(包括金融投资、投资物业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资产及负债)为453亿美元,其中419亿美元为保单持有人及股东投资,34亿美元为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其投资收入分别为12.25亿美元、14.18亿美元及14.57亿美元。
富卫集团的投资组合主要由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等债务证券组成,其次为股本证券、在投资基金的权益、投资物业及其他(包括现金、贷款及存款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富卫集团直言,其投资组合可能面对亏损、波动及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2024年,富卫集团的投资组合(不包括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的79.2%由债务证券组成。政府债券是债务证券投资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占总债务证券投资组合的51.5%(不包括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富卫集团表示,在投资组合中持有大量以当地货币及外币计值的主权债务,因此会承受这些债务发行人所在国家的政治、社会或经济变动(包括政府、国家元首或国王变动)以及有关主权国信用状况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024年,公司证券占富卫集团总债务证券的30.9%。其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占公司债券投资的最大份额,原因是这些行业的发行人通常拥有国际信用评级,因此更容易评估其信用价值。这些发行人也较为频繁地发行公司债券,提供更大的投资灵活性。
富卫集团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市场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债务证券的收益及亏损水平和时间。此外,对于部分长期寿险保单,富卫集团有责任向保单持有人支付保证回报、最低利息或补偿利息,相关金额是在产品定价时确定的。保证回报、最低利息或补偿利息的部分或全部是基于有关利率的假设而定。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保证的最低回报率,则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富卫集团的主要通过营运活动产生的现金、银行借贷及从发行债务及股本债券筹得的其他资金满足流动资金要求。截至2025年4月30日,富卫集团的债务包括,借贷27.86亿美元,其中包括银行借贷的9.89亿美元、中期票据3.18亿美元,以及次级票据及次级固定期限资本证券14.79亿美元;永续证券7.59亿美元;租赁负债9600万元。
富卫集团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如果未能履行付款责任,或以其他方式违反现有债务协议的条款,相关债权人或票据持有人将有权加速偿还有关债务,并行使其他权利,对公司采取补救措施。未来的融资渠道也可能受限。
资料显示,李泽楷资本版图主要通过盈科集团持有,主要业务涵盖科技、媒体与电信、金融服务及地产三大行业。旗下有电讯盈科、香港电讯、盈大地产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如果富卫集团登陆港股,其将获得第四家港股上市公司,此次能否圆了保险上市之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