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保险 > 正文

信号!承销新规生效三周:理财首次直入定增,保险打新获升格

2025-04-21 11:24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蕊 刘筱攸

分享至

承销新规发布尚未满月,刚与公募基金拉平投资者身份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尝鲜”:目前两只新股在IPO网下打新过程中,将数只保险公司旗下的资管产品升格为A类投资者;另有光大理财直接参与了上市公司外高桥的定增。

承销新规发布尚未满月,刚与公募基金拉平投资者身份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尝鲜”:目前两只新股在IPO网下打新过程中,将数只保险公司旗下的资管产品升格为A类投资者;另有光大理财直接参与了上市公司外高桥的定增。

据记者长期跟踪和采访,权益持仓门槛和负债端受禁售期的限制,是目前多家理财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主客观未能大规模参与定增及打新的主要考量。但整体而言,在政策导向、利率下行、结构性固收资产荒的多重影响下,中长期资金进一步配置权益资产的趋势,在今年就会得到加强。

首以直投入定增

4月17日,外高桥公布了最新的A股定增发行情况报告书,光大理财名列11家发行对象之一,成功获配181.49万股,获配金额约2000万元。这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全市场首单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参与投资上市公司定增项目。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监管部门很快从实际展业层面为理财公司参与定增扫清障碍。3月28日,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对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进行了相应修订。事实上,光大理财起初也并未出现在外高桥的意向认购名单中。

据悉,外高桥及其联席主承销商先于3月31日,向符合要求的125名投资者发出了《认购邀请书》等资料。但随后又收到5名新增投资者发送的认购意向函或表达的认购意向,并在审慎核查后向其补充发送了申购资料,其中就包括光大理财、2家私募基金及2名个人投资者。

根据公告,光大理财在询价环节报出的申购价格为12.02元/股,明显高出最终发行价11.02元/股,为13名投资者给出的24个报价中的第二高。最终依据“价格优先、金额优先、时间优先”原则,成功获配。事实上,面对6个月的限售期,作为中长期资金的理财公司某种程度上比一些公私募基金更加适配定增。

“本次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是光大理财落实中管金融企业子公司社会责任,为资本市场引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有益探索。”光大理财称,相关政策将银行理财资金纳入战略投资者范畴,降低了其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门槛,有助于理财公司从产品和投资两个维度深化与上市公司的合作,既拓宽了银行理财投资边界,更有助于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市场形成良好投融资生态,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保险打新获升格

透过两只新股众捷汽车、天有为的最新招募进展,可以发现保险资金在IPO打新方面的地位已经火速“升咖”:目前与公募基金同为A类投资者,仅有部分保险公司委托公募基金的组合产品仍归属于B类投资者范畴。

以众捷汽车为例,其4月16日发布了网下发行初步配售结果,据券商中国记者的不完全统计,配售对象名单中共出现了11家保险公司旗下的共计479只产品(含本来就为A类的养老金、年金基金、社保基金),均被列为A类投资者。

作为对照,宏工科技于4月9日公布网下发行初步配售结果,名单中长江养老保险旗下的4只资管产品均被列为B类投资者,其中包括3只量化产品。而这4只产品同样出现在众捷汽车的配售对象列表中,且均为A类投资者。

不过,从众捷汽车来看,还有8只来自保险公司委托公募基金的组合产品目前被列为B类投资者。记者未能明确上述情况出现的确切原因,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委外等情况,保险资金参与打新的产品划分细且复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尚需进一步的摸索研究。

然而,相比于保险资金积极打新,目前尚未有理财公司出现在网下投资者名单,尽管天有为在公告中明确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投资者范畴。华南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6000万元打新底仓的门槛,或许是当下影响银行理财参与打新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证协新修订的《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不管是以自营账户还是管理产品注册配售对象,均需满足从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买入的非限售股票和非限售存托凭证最近一个月末总市值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注册科创板业务权限,则需从科创板买入的总市值不低于600万元。

权益底仓门槛是重要考量

“(承销新规)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了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相同的上桌机会。”一位资深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过往这两类资金并非不愿意参与打新,但受风险偏好等因素的限制,多数产品的权益持仓达不到6000万元的底仓门槛。

这也与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了解的情况不谋而合,打新策略曾是银行理财发展早期最热门的权益投资策略之一。但在实际业务中,银行理财很少直接参与打新,普遍是借助公募基金的通道间接参与。

对比起来,哪怕是从B类到A类的获配率提升甚至都算不上什么了——众捷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A类投资者的初步配售股数高达网下发行总量的71%,但A类、B类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分别为0.0223%和0.0214%,并未出现特别明显的差异。

但前述投行人士也坦言,政策的松动并不会在短期内让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蜂拥打新市场。产品的策略调整并非一蹴而就的,一个存续的“固收+”产品很难为了打新,便大量买入权益底仓甚至变成权益类产品。

更为可能的路径是,处于接近6000万元范围的机构会选择进行一定程度的补仓,通过加入打新策略来增厚收益,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促进了长线资金入市,给二级市场带来一定的承托。尤其是在低利率市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管理人不得不选择通过打新、定增等方式来谋求相对安全的更高收益,以满足投资者需求。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也显示,理财公司存续的权益类产品规模仅0.03万亿元,相对26.31万亿元的总量占比仅0.11%,存在相当巨大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近期已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表态,表示将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持续增持权益类资产。例如,4月10日,中银理财发文称,将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同时,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4月11日和9日,兴银理财、杭银理财也相继宣布拟分别自购5000万元、2亿元自家旗下的含权理财产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