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空科技涨停走出6连板,同有科技涨超7%,德福科技、云汉芯城、西安奕材、佰维存储等纷纷上扬。
10月29日,存储芯片板块震荡走高,时空科技涨停走出6连板,同有科技涨超7%,德福科技、云汉芯城、西安奕材、佰维存储等纷纷上扬。
近期,存储产品价格呈现出惊人的上涨态势。从现货市场数据来看,在10月13日至18日期间,DRAM方面,DDR5 16G、DDR4 16G均价相较上周分别上涨20.59%、11.11%,相较上月涨幅更是高达58.73%、43%。DDR全称为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速率),是内存条(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核心技术标准,也是衡量内存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据海报新闻报道,在浙江杭州,内存条近一个月价格翻了一番。有商户表示,原来200多元的内存条现在涨到400多元,原来1000多元的则涨到近2000元。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所囤的内存条,庆幸提前组装了电脑,“真没想到内存条如今成了‘电子茅台’,涨得比黄金还快。”
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171.8%。若以今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3956美元计,较去年低位时的1890美元也只涨了不到110%。
内存条价格的上涨主要源于其核心功能单元存储芯片涨价。存储芯片是一种用于存储数字信息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将计算机、手机、物联网设备等电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写入”“保存”和“读取”,相当于电子系统的“记忆单元”。
存储芯片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数据持久化存储(如NAND闪存,断电后数据不丢失),二是实时数据暂存(如DRAM,需持续供电,读写速度快);其中,基于DRAM技术的高端品类HBM(高带宽内存),可满足AI计算、服务器等场景中“海量数据实时流转”的需求。
在供应链端,当前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面临着复杂局面。随着AI产业需求爆发,AI模型训练和大数据处理需要海量高带宽、低延迟的内存支撑,单台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像OpenAI等企业提出的每月90万片晶圆订单,相当于消耗了当前全球DRAM月产能的53%,极大地拉动了服务器内存需求。
此外,全球三大存储巨头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将大量晶圆产能转向HBM和DDR5生产,这直接挤压了DDR4的产能空间,使得DDR4产量减少,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应对涨价,早在年初就有不少经销商开始大量囤货锁价。在华强北等电子集散地,自二季度开始出现经销商大规模扫货现象,导致民用市场的现货流通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上涨。
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三大厂转移产能,并宣布个人电脑、服务器用DDR4及手机用LPDDR4X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引发了市场对上一代产品积极备货,再加上正值存储行业旺季,现货市场供不应求。2025年第三季度DRAM合约价上涨10%至15%,第三季涨价幅度达到40%至45%。
国泰君安证券也在10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存储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服务器需求回暖叠加AI服务器放量,是本轮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报告特别强调,随着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内存容量的需求激增,HBM和DDR5内存的紧缺将进一步传导至整个存储产业链。
此前小米发布红米K90手机时,创始人雷军便将不同版本间价差过大归因于存储成本上涨。而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则称,“我们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的走势,存储成本上涨也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国内存储厂商也在积极应对。一些模组厂通过提前囤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压力,部分企业还加强与国产晶圆厂合作,以保障供应链稳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滨化股份冲刺IPO:去年增收未增利 资产负债比率持续攀升
先为达生物累亏逾12亿 核心产品预计2026实现商业化
近期,曾冲刺创业板IPO折戟的精实测控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精实测控的营业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其期内溢利存在较大波动。2025年上半年,精实测控的收入同比下滑29.93%,期内溢利同比由盈转亏。 作者:笔尖网 链接:https://xueqiu.com/9292290208/35791866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兆芯集成IPO:业绩连年亏损 毛利率持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