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已有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另有14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喜消息,其中9家业绩预增,5家扭亏为盈。从行业角度看,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居多,还包括新材料、医药等企业。
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释放积极信号。截至4月10日,科创板已有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另有14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喜消息,其中9家业绩预增,5家扭亏为盈。从行业角度看,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居多,还包括新材料、医药等企业。
业绩延续增长态势
电力检验检测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高院”)是2025年科创板首家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为板块带来业绩“开门红”。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6297.4万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净利润5832.56万元,同比增长34.6%。
“主要得益于公司传统电力设备领域新产品研发的持续开展,以及新能源检测业务量的稳定增长趋势。此外,公司于2024年9月份完成收购河南省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55%的股权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也对利润产生了积极贡献。”西高院称。
业绩预喜的公司中,A股市场芯片测试探针第一股苏州和林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一季度在营收同比增加112%的基础上,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主要受益于客户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的提升,以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
同时,特钢材料公司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大特材”)预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加25.56%;预计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同比增长1504.79%。
“主要得益于公司下游所属行业需求整体向好,公司产销两旺;同时公司募投项目效益显现,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有效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实现盈利。”广大特材表示。
此外,还有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两家企业均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2025年一季度多肽原料药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保持强劲研发动力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下,科创板企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保持强劲研发动力,秉持务实经营策略。
近日,高端医疗设备“链主”企业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取得的境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涵盖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的7项成果。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产品注册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数量超过140款,并已在全球超8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
在政策大力推动RISC-V产业生态发展的背景下,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披露其在RISC-V架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的重要进展,公司基于RISC-V架构多核CPU研发的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充分展现研发实力。
此外,电子特气龙头企业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情况,实现产销两旺。2025年一季度,公司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42.42%,其中有机硅行业新增客户数量涨幅达30%。
科创板公司还通过回购与增持计划,进一步夯实投资价值。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13时,年内科创板累计新增披露回购计划33份,拟回购金额上限32.15亿元;新增披露增持计划9份,拟增持金额上限6.96亿元。科创板在途回购计划合计103份,金额上限106.37亿元,在途增持计划合计15份,金额上限18.75亿元。
同时,集成电路、新能源领域科创板公司“掌门人”主动增持公司股份,继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拟以2000万元至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后,南京晶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于4月10日晚宣布以1000万元到2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实现公司“关键少数”与企业价值的长期绑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森亿智能累亏超10亿元 研发成本持续下降
滨化股份冲刺IPO:去年增收未增利 资产负债比率持续攀升
先为达生物累亏逾12亿 核心产品预计2026实现商业化
近期,曾冲刺创业板IPO折戟的精实测控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精实测控的营业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其期内溢利存在较大波动。2025年上半年,精实测控的收入同比下滑29.93%,期内溢利同比由盈转亏。 作者:笔尖网 链接:https://xueqiu.com/9292290208/35791866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